过去的研究通常将零工平台描绘为“专制而暴虐”的存在,将工人困在算法这个无形的牢笼中。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工人在平台上可能拥有的主观能动性。与前人研究不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卡梅伦(Lindsey Cameron)教授的研究引入了“基于选择的自由”这一概念,即工人通过在算法管理系统中频繁做出小选择来获得自由感。正是这种自由感,使得这些看似“差工作”的零工在面临许多挑战的同时也可以展现出独特的吸引力。
近年来,算法逐渐取代人类承担了一些管理职能。出人意料的是,算法管理不一定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只会创造“差工作”,并让工人困在算法里,反而让许多工人感到工作有趣且充满选择。这项对网约车行业为期七年的定性研究揭示了从业者如何在算法管理中游刃有余。他们采用两种策略:一是合理利用算法的“投入策略”,二是巧妙操纵系统的“背离策略”。这两种策略都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和发展技能,使这些“差工作”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更具吸引力。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新的就业形态应运而生。像优步(Uber)和Instacart这样的互联网平台不再依赖人类管理者,而是由复杂的算法驱动,创造了新型的零工工作。尽管这些零工工作因工资低、工作时间不稳定和缺乏传统福利,常被贴上“差工作”的标签,但出人意料的是,许多人反而更青睐这些工作,而非传统职业。事实上,比起人类老板, 高达三分之一的工人更倾向于被算法管理。这些工人往往能在零工中找到工作的意义和满足感,积极努力地去达到甚至超越管理目标。
卡梅伦教授进行了为期七年的深入定性研究(2016-2023),涵盖了160小时的参与观察、112次对线次半结构化访谈以及对媒体材料的深入分析。她以司机和乘客的双重身份亲身体验了网约车行业,探索了各种驾驶策略,参加了安全驾驶和法律权利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