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收到这个退件,就再也不开(运费险)了”。一位电商商家在社交媒体发出快递单照片,用红圈画出重点:第475/812个——
招聘“下线”,“刷退货赚运费险,一单可以赚2-3块,一天只用10-20分钟,每月在家就能赚500-600块。”
这些商家说的数字是运费险保费,商家运费险保费的变化,与退货率直接相关。通常,保险公司会根据商家此前三个月退货率计算保费,退货率越高保费越高。
选择10元之内的商品能降低成本,单价在个位数的产品大多是首重不超过一公斤的小商品,且能选择廉价快递;选择“自行邮寄”是快递站要从中挣钱,代收发一单能挣0.3-0.5元,一次退换货快递站能薅两拨钱。
电商自媒体派代报道,为了提高薅羊毛成功率,有的“灰产”从业者还摸出规律:商品要选择10元之内,要选择自行邮寄。
运费险之殇新开单职业传奇,像一把利剑高悬商家头顶。某种程度上看最新单职业传奇,其更是当下电商生态中,消费者、商家、平台之间矛盾冲突的缩影。电商平台如果是一个跷跷板,商家和消费者各占一头,厚此就必然薄彼,此消彼长间平台一直在寻找平衡点。
媒体曝光的快递站薅运费险的故事,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这件事情有利可图,背后的“商业模式”也很简单,就是赚取低价运费和运费险之间的差价。通常,有运费险的产品退货时会有10-13元的运费补贴。正常情况下消费者多选快递上门,运费直接在线上减免。但运费险退货还设有可自行寄回选项,这就给人钻空子的空间,“羊毛党”利用这个选项,通过批量寄件等寻找更便宜的快递渠。
如今打开电商平台可明显感受到,越来越多商家关闭了运费险服务,尤其是服装类商家。一些大品牌、国际品牌还能坚持,卖得很好的品牌也保留着,但很多中小商家都扛不住了。这类现象覆盖了淘宝、拼多多、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